第17节(第2页)
虽他们拿得都是那般低价货,自是比不得那些上好的盘碟,一套就能卖几贯几十贯钱去。
可那般的大桩生意却不是日日有,这样的小桩生意却多,若能得稳固二字,算下来不会比卖一套贵碟少挣。
一番讨价还价,老板言说五个铜子拿三个罐子去,还在罐身上与他们落下响当当三个字。
萧元宝还不全然满意,唤秦缰与他谈,三个铜子两个,也落字;作为回馈,他们家卖油酱菜的时候,与客人说是谁家买的陶罐,夸说两句好。
陶行的老板觉着有利可图,便应了下来。
萧元宝坐在马车里头,心中美滋滋的。
这一趟下来,压低了成本,他们原本一罐子挣十二到十五个铜子的油酱菜,此番能增个一两个铜子。
甭看一两个铜子,百个罐子那就能多一两百个钱。
他们这小本经营,就要从中“抠”,才能挣得起钱来。
回到宅子里,他钻进了库房,拨了拨算盘。
这大半个月过去,二十来日的模样,摒却了成本,油酱菜竟然挣了三十贯钱。
瞧着喜人的进项,他心中大慨,还得是做生意挣钱。
不过欢喜之余,他又愁起来。
先前没想过酱菜会这般好卖,手头上的那些菇子也不如何多了。
他写了信递回去,教老家那头再多送些菇子来。
不过这一来一回的得好些时日不说,算来成本又要多上一笔不菲的路费。
秦缰在镖局里待过,言一车子的货物从县城要运送到京城来,熟人也到要上十贯的钱镖局才肯接。
若是散箱子不足一车,路程远了镖局也不会单接,不过若有顺路的,倒是能捎带。
所要费用就实惠,用不上几贯钱。
可这样捎带得赶巧,寻常是难有碰上的。
萧元宝听了更是心头没底。
若往后算上运送菇子的费用,虽肯定是不如在京城里头买菇子花用得多,但成本增加是必然的。
今儿他买了豆豉,要做新的油酱出来。
就是想丰富些摊子上的口味,能省些菇子做酱菜,也好等到家里的菇子送来。
萧元宝靠在椅背上,脑袋后仰着,他头回经营这样的生意,其间不乏惊喜,但问题也是接踵而至。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