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东线危局(第2页)
当伊尔库兹克以及远东地区遭到了连续多年的农业危机以及中俄战争之后,西西伯利亚迅速的壮大了起来,伴随着沙俄在这里建立的防线,进行的开发。
这片地区迅速的发展壮大,要是不给它毁灭性的打击,将来会成为中国夺取这里的重大障碍。
伴随着贸易的成长,西西伯利亚产业和城市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定的态势。在托木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人口增长幅度从两倍到八倍不等。许多企业有外国投资支持,虽然冶金业在18世纪已形成,矿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但西伯利亚并没有大型制造业。到1914年,金属工业仅仅是西伯利亚产业收入的8%。西伯利亚产业的扩展主要在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尽管缓慢,西伯利亚的工人阶级也已出现,1900—1912年间数量突飞猛进,1913年城市工人阶级达 25万人。这些工人中的9000人从事原材料的出口,保障着首都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制造业。
西西伯利亚的人口主要是农业人口,而动乱,很容易的就能影响到他们。
这些日子随着起义的蔓延,新西伯利亚这个大城市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物价飞涨,人心不稳,而地方统治者们为了稳固统治,不让沙皇注意到他们的软弱无能,开始大量的征募士兵入伍,加紧搜刮地方,希望获得财源来壮大自卫军队。
沙皇已经没有能力调派军队过来镇压,只能在乌拉尔山脉的几个要隘进行防御,并且将平叛的任务交给了西西伯利亚地方。
高尔夫领导的起义军得到了中国秘密提供的大批军火装备,地方军队哪里是对手。
而高尔夫等人打出了布尔什维克的旗帜之后,声势更加的浩大。
萨迪鲁娃的丈夫带领着一大群的矿工也造起了反,那些当官的太不是东西了。
矿工们造反是最可怕的,他们都孔武有力,悍不畏死。
在这个时候,那些中国商人成为了最可爱的人儿。
他们依然没有抬价,平价销售所有的物资,每天依然雷打不动的从一节节的火车车厢里头卸下当地人们所需的各种物资。
甚至许多在附近的矿业集团劳作的华工也加入到了起义的行列,这些现象习以为常,仿佛这些华工天生就是他们的伙伴一般。
起义的人群越来越多,席卷了整个西西伯利亚。
除了列宁等人在欧俄发动起义,联络社会革命党人,托洛茨基亲自赶到新西伯利亚帮助高尔夫兄弟联络各方革命党人。
连欧俄都在新西伯利亚革命形势的带动下,出现了进一步蔓延的状况。
本来俄军在东线起到的作用,就仅仅是牵制,但在如此占据之下,这份牵制变得无比重要。
可是,随着沙俄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东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本来战前协约国就预料到沙俄内部的不稳,但是战争能够转移国内视线以及缓和国内矛盾。
只是,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俄军会如此的不经打,在德军面前损失如此惨重,导致国内的局势一团糟。
让协约国雪上加霜的是,不仅是俄国出现内乱,连中国的态度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3月底,李安生在蓝天蔚与李持国等东北军高级将领的陪同下,检阅了东北军区所有军队。
之前李持国为首喊出的铁血口号并没有触怒李安生,相反,李安生对待这位悍将依然宠信有加。
这让协约国感到疑虑重重,尤其是日本,李持国向来是坚定不移的要求中国加入同盟国参与欧洲战场的头号人物。
李安生的态度,显然开始倾向于李持国一方,这个信号很危险。
而紧接着,英法等国抗议中国向德国出售潜艇无效,又让协约国感到了无比担忧。
中国陆军正式开始实行义务征兵制,同时准备建立两千万后备役的计划,各大军区纷纷进行各种程度的演习。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