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960(第30页)
“唉……”贾政仰天长叹,“环哥儿,你自己好自为之吧!”他还能说什么?
站在祖宗们挣下来的荣耀面前:荣禧堂的门匾是皇帝亲书的“书赐荣国公贾源”。对联是东安郡王穆莳写的。和贾环此时相比,这些又算什么?
他这个儿子,已经站到贾府有史以来的最顶峰,远超贾氏诸位祖宗!
他二十二日上午到皇极殿中祭拜雍治皇帝后,这些天一直在家中。当然,他的消息并不闭塞。贾环今日在群臣面前表态致仕。但,不夸张的说:他是京城中最有权势的人!否则,现在家里的门槛为何快要被踏破?
贾环拱手一礼,道:“父亲,我知道。”悟空,升龙都结束了。他心里很放松。但,接下来的政治安排,他心中有数。
……
……
午后三四点许,武英殿中,略显忙碌。书吏们来来往往,处理着各种文书,语速飞快的说着话,无视殿中坐着等候的永兴天子宁淅。实在是比较忙。
当日,魏其候传令顺天巡抚,保定巡抚率军勤王。两位巡抚在今日带着约五千军队抵达。但,给张四水在京城外拦着。等搞清楚京城里的情况后,两人立即上书请罪。
武英殿这里安排的是那五千军队的后勤保障。同时,他们还在准备着西域军的赏赐统计、下发。罗向阳,纪澄等人这几日都没有好好休息。乔如松病倒回府。
宁淅坐在东侧的屏风旁喝着茶,目光落在大殿门口。他在等先生来,好讨个主意。这半日,他当皇帝当的心里很没底。
宁淅等了约一个小时,贾环才抵达。随后,贾环,宁淅,罗向阳、纪澄到偏殿里的小厅中说话。
喝着茶,宁淅求教道:“先生,今日齐大学士的提议,我全部都答应。这会不会不好?”语气忐忑。
他只是中人之姿。但,贾环教过他《明史》,他知道这样为天子肯定是不合格。假设齐驰糊弄他呢?
贾环一听就懂,指着罗向阳、纪澄道:“子文,这两位翰林,可加南书房行走,备你日常咨询。”
军机处为内阁。有票拟的权力。天下大事,悉决于天子。天子有批红权。只是,周朝没有司礼监,但可以假南书房之名,帮助宁淅掌握批红权。
他现在和齐总督是实际上的盟友。但,形势、主要矛盾,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政治,从来都不能靠人情,来维持均衡。而是要有相应的制衡。
第953章 余波(中)
宁淅早在雍治十三年时便在贾环门下求学。那是八年前的旧事。贾环的同学,他基本都认识。
雍治十五年春,贾皇子、周贵妃死去,贾环自江南回京,至冬日,在武英殿中掀翻刘国忠等人。
贾环自皇城中出来,在西华门外,宁淅在他马前弯腰行礼,哽咽的大声道:“学生为先生贺!”
当是时,贾环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上,燕王在马前行礼。午后的阳光,在冬日的寒风里,沁染着这幅画卷,人影在地。
在六年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幕的意义!若是现在再回首那一幕呢?
随后,宁淅、宁澄、蜀王跟着贾环回府。贾环在府中设宴招待等在府中的书院同学。
计有大师兄公孙亮、庞泽、罗君子、乔如松、刘国山、柳逸尘、秦弘图、张四水、姚维、都弘、骆讲郎、纪澄。
贾环给宁淅、宁澄两个弟子介绍道:“诸君子皆高才雅士,子文可多亲近。”宁淅一一记着、敬酒。
……
……
罗向阳、纪澄和宁淅有这样的渊源,在此时,就显得难能可贵。贾环的推荐,是题中应有之意。他在政治上,肯定更加信任书院的同学!
纪澄心中闪过兴奋的情绪。但很好的克制住。他明白院首这样安排的含义。
天子以内阁为政事助手。但宰辅们和天子在政事上的看法,未必一致。所以,明王朝的皇权延伸是:太监、锦衣卫。其中司礼监掌握着批红,权重一时。司礼监禀笔太监号称内相。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