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下一个阶段(第2页)
前些年疯狂涌入的资金,造成的内容泡沫,已经在市场中呈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这些年很多不专业的从业者,不专业的公司,在生产者不专业的内容。
我们看到了模板式的生产套路:大IP+高薪流量艺人+压低制作成本+拖长集数的做法。
这其中确实有太多无奈的成分,但市场的意志并不会理睬背后原因。
所谓大IP相继扑街,当一些公司的数据越来越难看,这个时候,怎么能不是寒冬?
砍预算,砍项目,砍片单,退片成为常态。
那些传啊、凰啊、业啊的,压着压着,行业大风向就转了好几轮。
比裹脚布还长的古典玛丽苏,真成了裹脚布,大部分平台都不愿意接手。
PPTV当然也不愿意,除非降价——PPTV收外剧,最高也才开价1.5……
很可惜,1.5亿,连这帮大明星的片酬都不够!
自然是不肯卖的……
无所谓,反正PPTV不缺内容……
指望谁来拯救影视圈?
反正沈旭东没有兴趣,他也没那个能力,能保证天美系不出问题,就已经很难了!
而且猫眼还要融资……
猫眼开始搞直播带货了,顺便涉足电商……
藤讯原本准备发力藤讯微视频,一听说猫眼准备搞电商了,一下子注资超过18亿美元——共获得猫眼26.5%的股份,第二大股东。
毕竟,藤讯一直有电商梦,早在05年,就投资成立了拍拍网,之后的几年里,腾讯推出QQ商城、QQ网购,收购了易迅网、买卖宝等,但事实证明,多年的努力尝试并未激起水花。
在很多人看来,电商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藤讯应该唾手可得。
毕竟市面上有哪一款APP的用户量、活跃度、用户粘性能和微信以及QQ相比。
——微信月活11亿,QQ月活8亿,其中微信平均日打开率不低于10次。
可以这么说,中国企业的用户,如果不在微信,就一定在QQ。
可是这么多年以来,尽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超强的用户粘性,藤讯却并未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电商答卷。
相反一直以来,为了遏制各大电商巨头的合力围剿,藤讯只能入股投资其他电商平台,比如京东、唯品会、蘑菇街等……
猫眼也是一样的道理!
……
国庆档,《李延年》上映……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