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18页)
“孤来,是为祭奠亡灵,带故去的将士们归乡。”
因战事吃紧,姜军的遗骸未能运回故土,只能埋葬在这黄沙下,军营为他们立了简陋的木头,一道道插在黄沙上,像是地里长出了白杨枯枝。
姜鹤年立在军队前,他挺直身,这一抹白在风沙中不动如山,眉眼一凝,目光不是冷的,对亡者的怜惜在他眼底细水长流,地面都被黄昏落日晒得金黄,他站在那里时,像宫廷屋檐上无声的金铃落在边疆的投影。
在此之前,他未曾亲临战场,仅凭文书未能体会其中寒苦。
他低下头去,便能看见地上插满箭羽,血流满地,迟早有一日,黄沙会将一切都掩去。
姜鹤年能看见的,还有木上之魂。
那些死去的将士们,身上有刀孔,满身箭矢,有的断了腿,断了手,在流血,更甚者,连脑袋都找不见,这些鬼魂立在木牌之上,无声无息。
姜鹤年望着那些黑影,他站在生与死的中间,站在阴阳交界。
姜鹤年叹息一声,伸出手,一把土洒了出去。
尸体不能运走,他就带来了皇城的土,那些土和黄沙混在一起,风来的巧,全都吹进了墓地中。
他道:“我姜朝将士,归乡矣。”
军队中顿时有泣者,思乡之情难掩,便就此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
于林会永远记着这一幕,他细细地看着姜鹤年挺拔的身影和平静细腻的神情,天上的神仙会不会因为人的消亡而流泪呢?他不知。
但他看见地上的神仙在沉默哀恸。
太子席地而坐,战士们皆未卸甲,那些冰冷有笨重的铠甲压在他们的臂膀上,饱经风霜之后,能在火堆边喝上一碗小酒是最珍贵又畅快的事。
姜鹤年知道自己的存在会让他们拘谨,所以他率先给姜军敬了一杯酒,在他脸被酒气烧红之后,便走进了帐篷里。
姜皖喝醉了酒,含着眼泪枕着他的膝盖睡了过去。
于林遣人将她扶回了自己的帐篷里。
于林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只剩下他与姜鹤年两人时,他说道:“公主吃了很多苦。”
“那卿呢?”姜鹤年便问,被他注视着时,不会叫人惶恐,反而让人心安定神,“小皖好与坏都会告诉孤,卿怎的不会?”
这声关心让于林沉默着,一时甚至有些无所适从。
“臣并不怕苦。”
他说。
姜鹤年笑道:“卿当真无所惧?”
于林回:“臣非完人,岂会无惧?”
“卿惧何?”
于林捏紧了酒碗,只痛饮下去。
诉心意,只怕遭厌。
于林想,等太子登基,子嗣绵延,天下太平之时,他便卸甲归田,那时,他心中只有憾而无惧。
他也许会述说心意,也许不会。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