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55页)
杜公公轻声称是,将太子殿下的命令转达给苏嬷嬷-
翌日,金乌东升。
太子与兴平帝一众子孙着孝服,文武百官着丧服,嫔妃女眷亦身着素色丧服,乌泱泱跪在灵前,对着奉先殿内的紫檀木棺椁痛哭流涕。
其中以皇子和后宫嫔妃哭得最为悲痛。
前者是因为太子即位,她们这些已经入朝参政,曾与太子作对的异母兄弟怕是要成为新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轻则被百般针对,重则性命不保。
后者则是因为前朝有嫔妃殉葬的惯例,她们担心大商沿袭先例,也要求后宫嫔妃殉葬。
除了早年跟随兴平帝的老人,大多嫔妃正值最美好的年岁,她们为了家族入宫为妃,对年纪大得可以当她们祖父的兴平帝毫无情爱可言。
纵使为太妃,蜗居宫廷一隅,凄凉孤苦半生,也好过随先帝殉葬,芳年早逝。
当然了,皇子和嫔妃中也有另类。
譬如徐美人和她所生的八皇子。
徐美人身着丧服,直挺挺跪着,颧骨凸起,一脸刻薄相,还不时无声冷哭。
很显然,她恨透了兴平帝,装都懒得装。
旁人因为过往的那些腌臜事对她敬而远之,更不会提醒她灵前失仪的后果。
八皇子常年受到生母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对兴平帝这个亲爹也没什么感情。
别的皇子失声痛哭,尚且年幼的她手里捏着蚂蚱,趴在蒲团上呼呼大睡。
好在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憋眼泪,或是被姜汁辣得眼周皮肤刺痛,泪流不止,无暇顾及这对母子。
商承承注意到,派宫人前去,将母子二人请了下去。
徐美人本不欲离去,宫人提及太子,她看了眼商承承的方向,这才带着八皇子离开。
商承承没有错过徐氏满是算计的眼神,打量她像是在打量案板上的猪肉,低头遮掩眼底的冰冷。
眼下正值丧期,她不打算对徐美人如何。
先派人盯着,等过段时间,再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皇宫里,为兴平帝举办庄严而又繁琐的丧事。
皇宫外,天子驾崩的消息以诏书的形式布告天下。
暂且不提兴平帝近几年做的昏聩事,光是她推翻大元暴君的统治,建立新朝的功绩,就足以名垂青史,受万世称颂。
百姓得知兴平帝遭受大元余孽的毒害,毒发身亡,不由得悲愤欲绝,怒斥大元余孽,并恶毒诅咒她们不得好死,生儿子没**。
大元余孽:“???”
紧随其后传开的,便是兴平帝生前秘密拟写传位圣旨,百年之后传位于皇长子商承承的消息。
皇长子,即东宫太子。
太子贤能仁德,礼贤下士,且爱民如子,常为百姓请命,为百姓谋求福祉,因此深得民心。
百姓得知太子即将登基,高兴得手舞足蹈,弹冠相庆。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