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第14页)
查出真相,荀垣对后续处置就不怎么关心了。在他看来,李审言和清蕴是对地位高又颇有些善心的夫妻,与自己无关,因此,在收到李审言邀请,让他于此事后递折子去内阁时,有些吃惊。
李审言道:“以你的才能,不该屈居于此。到了京城,自有更多大案要案,定能符合你的要求。”
荀垣试探,“阁下保证能助我进京?”
“进京当官不成问题,想去哪个衙门,也不成问题,但都得从底下小官做起。”李审言淡笑了下,“你想去的是大理寺吧?”
“正是。”
如今大理寺卿依然是王维章——王宗赫的父亲,新朝建立后他不曾被免,父子同受重用。李审言不喜王宗赫,也不会否认其才干,对秉公无私、屡破奇案的王维章更不会有看法,于是道:“大理寺卿为人还算公允,我可以让你先进大理寺当个小吏,至于能不能升官,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听其口吻,对京中大小官员都有所了解,荀垣直觉他并非孟侍郎,脑海中迅速冒出几个人,又一一否定。
说实话,他认为最符合条件的是当今太子,可太子至今尚未娶妻是众所周知的事。观这位对夫人的态度,绝非假意,荀垣放弃了这个猜想,不再关心对方身份。
左不过写个折子去内阁的事,不成也没多大损失,荀垣痛快应下,并道:“阁下和令夫人来杭州游玩,可需要人陪同领路?”
“不必了。”李审言瞥他,“不用讨好我,本来也不是那个性子。”
说完回到客栈,还需要在这待三天,他们就要回京了。陆清蕴让他这几天都不准再跟,因上次他不小心被杨翊给发现了踪迹,险些被那小子告诉了大长公主。
索性就剩这么几天,他干脆趁这个时间,处理些事情。
接下来的日子,清蕴就专心陪伴杨翊他们,待时间到了,同陈危一起回京,李审言紧随其后。
水路顺流,花费的时间和快马相差无几,清蕴提前写了信回王家,抵达码头时,不出意料地看见王宗赫。
“三哥。”她轻唤一声。
在虹县时,王宗赫因中毒而形销骨立,如今养回些许,恢复曾经风度。
一身斓衫,挺拔而立,清蕴几乎看到了当初刚刚高中状元的他。
王宗赫颔首,“在杭州游玩得怎样?”
“景美人和,很不错。”
王宗赫:“听说你在杭州还破了桩案子?”
“并非我破的。”清蕴和他走上马车,讲述起案子的前因后果,以及荀垣破案的全过程。
其实王宗赫早已知晓所有,他人在京城,并没有放弃对她消息的探寻。在她刚到杭州不久,就确定了她的踪迹,自然也清楚李审言跟随而去的事。
现在一副愿闻详情的模样,是想多和她说几句话。
“依你所言,荀垣此人是个奇才。”王宗赫道,“如果到大理寺,应该正好能发挥所长。”
清蕴:“嗯,看他自己造化吧。”
沉默了会儿,清蕴道:“稍后……我去拜见祖父祖母。”
“说和离之事?”
清蕴颔首。
“不必了,我已经提前说过,该知道的,他们都已清楚。”王宗赫说着话,身姿在摇晃的马车中依然纹丝不动,只目光一直停留在别处。
清蕴怔住,“三哥是怎么说的?”
王宗赫骨节分明的手指无意识拈过袖口,车帘透进的碎金映在他眉间,将那份冷寂映得愈发分明。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