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4页)
【回楼上,谁说没有了,你们忘了我们的海神妈祖了吗?无情道大爱唯一毕业生。】
【对啊,女娲娘娘,妈祖,何仙姑,东煌神话中合适的女性形象简直不要太多。】
第132章 器灵形象本质。
全网的网友都在推荐着他们心目中,最有资格挤进永安系“东煌公主系列”名单的故事。
从神话故事中的代表大地之母的女娲娘娘,到保佑沿海人民的妈祖。
不提不知道。一翻吓一跳。
很多网友都是在这次的讨论中,才猛然意识到哪怕是在东煌过去那个“男尊女卑”的旧社会,也依旧存在很多代表女性自我价值的故事。
不是依附于异性,而是主动用自己的付出,去实现功绩与普度众生的功德。
这就是两边文学作品的区别。
相较于西方故事中的“真爱至上”,东煌的神话和传说故事,大多都以讲究普度众生的“大爱”为主。
甚至在很多故事中,情字对应的是劫难。
神仙只有在闯过了情劫后,才能够得到位列仙班的机会。
在这一套体系中,只有严于律己的神仙,才能够真正履行自己在享有神权时,应承担起的职责。
这是两边在文学作品大方向上的不同。
虽然他们也有着类似“牛郎织女”这样,恋爱脑上头,甚至明显存在很多“价值观”问题的故事。
但在她们的文学库存当中,也依旧存在着很多哪怕是用
这个时代的论调,也依旧值得世人歌颂的闪光点。
就比如林默娘点燃自家房屋,为迷失于大海的船员指引方向。
就比如何仙姑为救黎民百姓,放弃了母亲与妹妹重生的机会。
甚至就连一贯强调公主文化的迪斯尼,在以东煌为题材时,制作出来的也是花木兰替父从军,而不是简简单单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寻死觅活。
那一刻明明一开始都是因为担心永安系选题跑偏,而频频发言建议。
但当大家真的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故事全部汇总在一起后,
人们惊讶的发现,东煌文化传承下的精品故事,从来就没有她们所想象的那般混乱。
她们的担忧,很大程度上,都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由宫斗,出轨等一系列八点档狗血电视剧所组成的刻板印象。
那些由现代人构思创作的故事,竟然比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还要更加的三观扭曲。
他们甚至开始倒回到曾经十几年前的故事。
就比如他们童年记忆中的宝莲灯。
明明小时候还在一直方案王母娘娘,棒打鸳鸯的“邪恶”。
但现在回过神来似乎真的只有这样严于律己的神,才会真正做到普度众生。
否则就会像近几年这一代各种仙侠古偶中描述的那样。
没事闲的,动不动就要“三界六道”来给她的爱人陪葬。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