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第21页)
白衣微扬,凌司辰便朝那两个俘虏迈步而去。
刚行数步,他却忽然顿住。
低头一看,脚踝不知何时缠上一截短藤,牢牢将人拽住。
果然,熟悉的声音便从身后传来。
“喂,喂,少主——”
菩提把声音压得很低。
他几步快行而至。
凌司辰再往后看一眼,万蠡真人伤势差不多稳了,身上的白藤依旧封着。
少年眉间不见往常的恼意,反而格外平静,只淡声:“作甚?”
菩提行至近前,却是向前边的两俘虏使了眼色,“我们可以把这俩人带走,换个地儿再审再问。总之,先离开这里吧。”
他话里何意,凌司辰又岂会不懂。
但少年却不语。
他抿着唇,看得出心情烦躁至极。
又缓缓回头,目光一扫。
那二十余个岳山修士已各自散开,或盘膝调息,或引息止血,也有扶着失魂未醒者,在一旁为之稳固灵息。
四下有残瓦断石、烟尘未散,却在一片杂乱中,透出一股极深的静。
那是未熄的意志,是败局中的执火。
就像埋在灰烬里的火苗,尚有一点微光,红着,不灭。
凌司辰便静静地望着。
脑海深处却不经意,浮现出一幕旧事:
【
那是许多年前,不过一次随意的散步。
那时还健在的舅舅一边看天色,一边忽然问他:
“辰儿,你可知岳山为何而立?”
年方十二的凌司辰几乎是脱口而出,似背诵一般:
“山中有剑,因人而铸。纵只余一人,岳山也不倒。”
凌问天眯眼望他,问:“哦?只余一人,也能不倒?”
少年仰头,语声清亮:
“心中有正,剑中有义。身在岳山,自当守世;即便不在,执剑之人,也会立到最后。”
其实,那不过是人人都要背诵的古训罢了。
他记得牢、背得快,总比其他人熟。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