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22页)
李绍说:“你再早些的记忆一点都没有了吗?”
元桃摸着手中银箸,皱着眉头思考许久:“似乎有一些,都是零零碎碎的声音,父母容貌我完全不记得。”
李绍说:“就算是又如何?你已经是元桃了,河北近来异动频频,就算是真的,你也要一口咬死了不是。”
元桃明白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已不可能再掀开,既然已经过去,就永远的尘封好了,她只是想知道,她的父母当初为何抛弃了她。
第140章
右相病死后的次月,贵妃的堂兄杨锐出任中书令,成为了新的右相,这一年步入十月,范阳节度使欲起兵河北的谣言愈演愈烈,许多从河北辗转至长安的商人都有相似的言论。
李绍不得不将夺权的计划先放置一边,静观其变。
杨锐三番五次像圣人进言范阳节度使欲反,圣人却始终不信,先后派使臣去往河北,都被安禄收买,回到长安后皆与圣人言安禄赤诚绝无二心,谋逆之事纯属子虚乌有,诸如此类。
……
元桃仍旧往返于东宫和安邑坊之间,元母稍见明朗的病情在步入十月后又毫无缘由的加重了,连日呕血,面如土色,这也使得元桃经常一连数日留在安邑坊中照料元母。
元桃在安邑坊附近街道曾经遇到过两次李嶙,他高高坐于马上,目光并不看向她,驱马径直从她身侧离开,然而错开的一刹那间,他还是不由自主的侧目瞥向她了一眼。
十一月,安禄在范阳起兵的传闻开始在长安城中散播,大多数人认为唐廷的兵马很快就能够平息这场动乱,毕竟西北两镇节度使带了二十万兵马自朔州并州南下,都是战功显赫的名将,因此长安城中一切照旧,唯独东市的商人较以往少了许多。
十二月正值最寒冷的时候,元桃睫毛上凝着薄薄一层寒霜,身上亦落了层雪,她从安邑坊回到东宫,径直来到了丽政殿,脱下厚重的披风置于架上。
李绍将岩茶置炉上煮沸,再注入新鲜牛乳,倒入碗中递给她暖身。
元桃喝了半碗,身体逐渐温暖,剩下半碗捧在手中暖手,油灯的火光将她的脸映衬得格外柔和美丽。
“元母如何了?”李绍问道。
元桃说:“仍是不见好转,安禄果然起兵作乱了。”
凶逆之萌,常在心矣,李绍对此并不意外,只是安禄悍然起兵确实打乱了李绍计划,眼下他也能静观其变,以平乱为先。
元桃想起之前安禄派人询问她腿上胎记之事,道:“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认乱臣贼子做父。”
李绍见她模样认真,不由笑了笑,给她将碗中乳茶填满,说:“知道你是元家人,没人会认为你和安禄有关。”
李绍对于唐廷派兵平乱态度并不乐观,旁人只知两州节度使带兵二十万分兵两路平乱,殊不知这二十万兵马皆是临时拼凑,未经训习,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更要紧的是监军宦官边向是杨锐的心腹,有这样的人左右战局,只会形成掣肘。
李绍说:“河北民风彪悍,与朝廷离心离德不在一朝,眼下河北狼烟四起,战火呈燎原之势燃至河南,纵使离长安仍有千里之遥,你也要先做好准备。”
元桃说:“可是还有潼关在。”
李绍摸了
摸她的头,微笑道:“你说得对,不提战事了,你饿了,一起用早饭吧。”他特意令人做了她最爱吃的几样菜,说:“前方战事如何并不妨碍上元节快到了,到时仍然陪你去看花灯如何?”
元桃笑着应下。
……
度过最后一个安稳的新年,转年四月随着唐廷二十万兵马被叛军击得溃不成军,东都洛阳陷落,恐惧和惊慌顿时如同瘟疫般在长安城内蔓延……
安邑坊
“逃难?逃去哪里?圣人都还在长安,你怕什么?”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