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第20页)
陆松脸上的震惊之色尤在,虽说早知道今上龙体不愈,可他们这些日子担心的只是江彬与阁臣、后宫的博弈,想着京城地方是否会动荡,也曾提及皇位继承人之事,觉得不管是太后,还是权阉,肯定都愿意扶持幼帝。
今日听了刘从云所说,他才想到竟然还有这个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
都说内阁首辅杨廷和是贤臣,既然是贤臣,怎么会允许朝廷大权落入外戚与权阉手中。提出“兄终弟及”,避免立稚龄天子,也说得过去。
再想想谷大用在王府前铩羽而归后,依旧张佐等人客气有礼,如此反常也就有了缘故。还有陈赤忠与王府仪卫所说,数千京骑南下,日行二百余里,如此大动作,江彬只是臣子,如何有这个手笔?
“殿下……若是今上膝下已经选定嗣子还罢,若是无子,殿下确实依序当立。”陆松道。
陈赤忠早已被惊得说不出话,道痴面上也露出震惊之意。
世子没有半点欣喜与开怀,依旧皱眉道:“怎么会这样?”
见世子不快,刘从云说不出话。
他实没想到,世子听到这“惊天之喜”后,竟然会是这样反应。
陆松虽有些激动,可依旧全心为世子着想,道:“殿下,是不是先告知王妃一声,不管明日旨意是不是这个,知会一声,心里有数也好。”
同王府众人先前京城造反动乱的猜测相比,真要是承大位的旨意,也算是好事。早先告知王妃,也能让王妃安安心。即便明日旨意是这个,也不至于惊慌之态……
第一百四十八章 钦差至,遗诏出
天官148_道痴入王府三年,也曾跟在世子身后接过钦差,可是此次却是不同。
钦差不是一个两个,司礼监太监来了三个,谷大用之外,还有韦霦、张锦。这里的“太监”,可不是阉人的别称,而是内官的品级。
内廷二十四衙门中,除了司礼监设有数个太监之外,其他衙门只有掌印才是“太监”品级,是正四品。
除了三个内官,还有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寿宁侯张贺龄、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
内官、阁臣、勋贵、外戚、部堂,这样的钦差规模,看着王府众人惊诧不已。
而且,钦差们服白,能让王公大臣齐齐服丧的,还能有谁?
就是昨日在启运殿与世子提了“兄终弟及”的刘从云,看了这样的钦差团,神色也带了激动。若说昨日是八分可能,那看了眼前这些,就成了十分。
除了迎请嗣皇帝进京,哪里会用得上这样的规模?今上驾崩,成了先帝;王府世子就是即位的天下之主?
刘从云眼睛直放光。
道痴站在队列中,也在看着前面的钦差们。谷大用初到安陆时,还没有服白,现下也换上孝服,看来钦差们早有打算,抵达安陆后换装。
看来京城大佬们,南下虽匆匆,回程定是安排妥当,无需担心有什么异动。
虽说世子在十岁时就已经得封世子之位,可是因他尚未成年的缘故。在面对朝廷钦差时,已经以王妃为首。
王妃与世子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按照规矩,大开王府中门,率领王府众属员与安陆文武大臣。到王府门口迎接天使。
看到众钦差服白。王妃面带诧异。世子则有些怔住。
按照礼制,不管是勋贵,还是文武大员,面对亲王妃与亲王世子都要行跪拜之礼。可因为他们手中捧了圣旨与太后谕旨,所以要先去王府正殿传旨后,在正式见礼。
而后,众钦差被迎到承运殿。
安陆文武百官还在迷糊,他们是中午得到的消息,晓得京城有钦差过来。官驿那里发公文,让他们一起去王府听旨。到了王府,从中午等到下午。等来了钦差,却是这个光景。
看面前一片素白,除了国丧还能有什么?为何衙门没收到国丧的消息?为何这么多权贵大臣南下安陆?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