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番外(第9页)
孩子是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怀上的,是钱家的,还是孟家的,只能凭聂元碧一张嘴巴说。
或许是许明月全然不在意和风轻云淡的态度感染了孟福生,原本他最怕的就是这个可能是他孩子的存在,会影响他和许明月之间的感情,现在许明月不在意,他便也放松了下来,内心也因此不再烦闷和害怕。
是的,害怕。
他唯一害怕的,不过是那对母女来破坏他如今幸福安定的家庭,让明月误会他,搅合的他家宅不宁。
许明月不在意,他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心也安稳了起来。
不过,此时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国家的高考恢复了,甚至有些人刚回城,就因为对在那十年中遭受的磨难,对国内大失所望,而已经生出想要出国避难的心思,可在政策尚未明朗之前,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依然非常少,所有人都还处于谨慎观望的状态。
孟福生有心想联系他国外的同学、导师、朋友,但十几年的时间,他们中很多人的联系方式已经不在,要是需要了解这项技术,或许还需要他自己亲自出国一趟。
而此时,尚处于一种敏感的阶段。
身在京大中的他,更能感受到这种敏感。
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除了通过高考进入京大的这一届学生外,上面三届高年级的学生,76、75、74届全是在过去三年中,通过工农兵推荐名额进的京大,这就导致,刚进入京大的这群77级学生,经常在京大校园内与76、75、74这几级高年级的学生们争论不休,一边是在“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推荐入学的工农兵代表,另一侧是在改革开放中凭一己本事考入北大的新生力量。“争执的站端”一开,学校到处都是学生们争论和交锋的战场。注①
孟福生身处其中,感受的最为明显。
偏偏在这种两种不同观念碰撞最为激烈的环境中,聂元碧一次次的来学校找孟福生,孟福生同在研究室的同事们,都知道了,他前妻带着他前面的儿子来找他这事。
这样的事情他们其实见怪不怪了。
不说京大里面有多少知青在乡下的时候就已经成家生子,进入京大上学后,就全然忘记了老家的糟糠妻和幼子幼女、老家的乡下丈夫和儿女,来到大学后,除了大部分在追赶逝去的光阴一样,在努力学习,同样,也有像在追赶自己逝去的青春一样,忘记和抛下当知青时在乡下娶的或嫁的糟糠妻与糟糠夫们,开始了他们‘浪漫’的新阶段。
就说研究院里召回来的专家教授们,他们多少人在下乡之前就与家人决裂,被断绝关系,或是登报离婚后,在乡下遇到患难之人,回来后,带着乡下老妻,或是没带乡下老妻,回来后前妻、前夫过来求复合的,比比皆是。
孟福生这样的,在他们中丝毫不奇怪。
甚至他们在知道孟福生当初被下放,就是前妻举报的后,反而更感慨了些,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说完也不管他人的事情,继续沉浸到自己曾经的研究中去。
他们很多都已经老了,自觉没有多少时日了,能过出国的,他们都会想办法出国去,不能出去的,也只想让余生活的更有价值一些,至少不是再与牛粪、牛棚为伴。
是以,哪怕聂元碧在研究室门口闹的人尽皆知,真正在意这件事的人,反而寥寥无几。
聂元碧来闹了几次无用,便想让她大儿子钱维梓来找他。
钱维梓的骄傲让他不愿意来,可也经不住聂元碧的闹腾。
聂元碧从小金尊玉贵的长大,没有什么她要不到的东西,得不到,就毁掉。
这种脾气也造成了她即使是丈夫下狱,她在钱家依然是以她个人为中心,闹了几次钱维梓就受不了,过来找孟福生。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受不了钱家倒台后的落差,从人人追捧的有权有势不可一世的大少爷,到如今人人避之不及的落水狗。
他实际上很难堪,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话。
哪怕心中难堪,他也知道,现在是他需要孟家,只要他回了孟家,虽不像他过去那样风光,可也不会如现在这般,人人都能来踩他几脚,看不到翻身的那天。
见到孟福生出来,他也没有叫父亲,而是喊了声:“站住!”
孟福生都已经习惯了聂元碧这段时日每天来骚扰他,见是一个青年男子叫他,他也没有回避,而是停下后,目光有些疑惑的看向他,原本以为是京大学生,可不过瞬间,他就大致明白了是什么事情。
钱维梓刚刚二十,脸皮还没有聂元碧那么厚,因为自认自己是钱家人,他面对孟福生时甚至是有些心虚的。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