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22页)
李坷垃拒绝得干脆,可他哪能想到‘林场村大善人’为了保住自己在知青们心中的美好形象,已经把林场里有木料边角料的事情给抖出去了。
那位黑瘦黑瘦的来自闽南的男知青张浩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说,“村长,嗲咩啊!不是说林场里每年都有富余的木料边角料吗?先把那些木料边角料借给我们烧烧,明年开春我们捡了柴火会还的。”
李坷垃:“……*”
他放下手里的酒杯,沉默了三秒钟,问,“谁和你们说林场里有木料边角料的?”
张浩一指西边老宋家的方向,说,“是宋婶儿和我们说的。”
林场村里姓宋的人家可不少,更别提村子里的人虽然常喊宋老太这个名字,可大家都知道宋老太的姓氏是孟,本名叫孟红缨。
要是真称呼宋老太,应该喊孟婶儿,或者是喊孟老太。
这年头早就已经革除了那些封建社会里传下来的封建糟粕——凭什么嫁人的女人就不能用自己的姓了?凭什么自己用了十大几二十年的姓,嫁了人之后就得随男人的姓?这都是旧社会对女性的迫害!
因为张浩喊了一声‘宋婶儿’,李坷垃压根没往宋老太头上想,他在心里把村里姓宋的婆子妇女都给过了一遍,愣是找出几十个可疑人员来,看谁都不像是个好人。
“哪个宋婶儿啊?林场村的宋婶儿那么多,你们喊的是哪一个?”李坷垃眯着眼睛问张浩。
张浩说,“就是当初便宜卖给我们好多东西的宋婶儿啊!经常抱着个小孩儿的那个宋婶儿!”
一说经常抱个小孩儿,李坷垃懂了,他的牙根都开始痒。
这个孟红缨,当什么好人?非要给他没事找事!
“行吧,这个宋老太,这样做不合规矩!林场里那些富余的木料边角料都只能借给村里人,你们都没工分呢,借给你们,万一你们明年还不上怎么办?我把丑话放在前头,你们明年要是还不上这些柴火,夏收和秋收的粮食不给你们发啊!”
知青们哪能看那么远?他们只知道要是借不到柴火,这个冬天都挺不过去。
李坷垃把他儿子李爱华喊了出来,让李爱华拿着钥匙架着板车领这些知青们去林场拿木料边角料,自个儿又坐回到了炕上。
小酒杯拿起,喷香的肉端上桌,挟一小筷子兔肉吃到嘴里,虽然不如猪肉好吃,可这年头有一口肉吃就不错了,谁会挑嘴?
嘴里嚼着兔肉,李坷垃回想着那些女知青们手足无措的样子,就像是一群天上飞来的鹤,落在了林场村这样的鸡窝里。
出身城市又怎么样?还不是要到这乡下来摸爬滚打?
“婆娘,咱家爱华也差不多到了结婚的年纪了,你心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李坷垃他媳妇想了想,说,“没,你提醒得对,是得帮忙把关着了。你这么问,是心里有属意的了?”
一口温着的酒灌进嗓子眼儿,李坷垃手里拿着那根兔骨头在抗桌子上写下一个‘李’字,问他媳妇,“我估摸着,那个李知青不错,你觉得怎么样?”
李坷垃他媳妇没怎么同知青们打过交道,怎么可能知道李坷垃说的是谁,“李知青?是哪个?”
“就长得最漂亮的那个,刚刚被那个人高马大但一脸病气的女知青压着的那个。”
他媳妇终于对上号了,深以为然地点头,“是挺漂亮的,不过你怎么想着给爱华找一个知青了?就在周边村里说一个不更好么?”
“周边村里的黄花大闺女,哪个能有那李知青一半的漂亮?浓眉大眼,辫子那么粗,头发那么长……”
李坷垃越说越陶醉,眼神都有些迷离。
他媳妇一个杀气腾腾的眼神丢过来,“你是给你儿子相看媳妇呢?还是给你自己相看呢?李坷垃,你能不能要点脸?”
李坷垃被这话呛得猛一通咳嗽,咳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他给自己找理由描补,“你想到哪儿去了?给爱华选一个漂亮的媳妇儿,往后生的娃娃也好看,这不是大事儿么?”
“而且,那李知青是从城里来的,肯定同娘家的牵扯小,这辈子能不能回城还得另说。她要是嫁过来,那就是咱家的人了,离娘家不知道多远,想找娘家人撑腰也找不到。”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