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6页)
水笙将衣物一层层套上,青色的棉袄穿在他 身上并不臃肿,脖子围一圈绵绵绒绒的领口,下巴一抵,就能遮住小半张脸。
冬衣里的棉填得密实,又暖又厚,与夏日 单薄清爽的模样比较,裹在厚厚棉衣下的少 年 ,多了几分憨掬可爱。
他 又拿起 叠好的袜子套到脚上,接着拿起 灰色兔毛棉靴穿好。
双脚落地,走动时双腿周围非常暖和,如同 踩在一团团云朵上,触感绒绒,丝毫不受冷。
水笙粗略打理头发后,很快推门而出。
动静从后院传来的,他 寻到后院,过见赵弛正在清扫泥巴和落石头。
见到他 ,赵弛说道:“准备扫干净了,一会儿到前面用饭。”
水笙轻轻点头,发现围墙四 周损坏的地方皆被修缮了一遍。
冬天 之后,便是春天 。
襄州冬日 风大,春日 雨水潮湿密集,若不加固围墙,很容易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趁着农闲,又没到最冷的时候,正是修缮屋舍的时机,赵弛这两天 都 在忙着此事。
水笙插不上手,只得溜溜达达地回到前院,用灶上留的温水洗漱,接着把锅里的早食逐一取出,备两副碗筷,一齐送到正堂的桌上。
半刻钟后,赵弛洗了手过来。
水笙上下打量,见男人只穿一袭黑衣蓝领的棉布直袍,不由吸了口冷气,缩起 脖子。
赵弛这身袍子是他 用抄书挣得的第一笔钱买来的,衣铺掌柜说是秋衣,眼看入了冬,天 都 冷了,赵弛才拿出来穿,说是正好合适。
水笙脱口询问:“不冷么?”
他 伸手往那只大手一摸,明明刚洗过凉水,皮肤却传递出不容忽略的热度。
赵弛裹着他 微凉的手搓了搓:“屋内还留有年 初买的炭,若觉得冷,就烧了取暖。”
尤其白天 抄书的时候,久坐容易手脚冻僵。
赵弛说着,心里开始盘算。
他 预备过几天 进城多买点炭回来,时下家中虽然 不算富裕,但添几件日 常用物绰绰有余。
水笙把两只手放到赵弛掌心任其揉搓捂暖,浅笑地轻轻点头。
他 已不像来时那般,花点钱都 会肉疼。
这一年 ,他 对 家中境况还算了解,赵弛未对 他 隐瞒。
今年 ,除开秋后上缴的赋税和生活需求用度,加上过往积蓄,攒得七十余两。
虽不算大富大贵,但这笔积蓄对 于普通百姓而言,已属一笔不小的财富。
唔,这份钱还不算他 自己挣的。
水笙抄书所得,攒有一两三钱,待这个月再去塘桥镇结一次账,也有二 两银了。
二 两银,若省着些吃用,足够过上三两月的。
赵弛给他 喂了半碗姜汤,手心摸着暖和了,这才松开。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