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第3页)
“我没有你那么擅长…”
“多干自然就擅长了”,她自己也是干多了才会的,“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去附近镇上买点羊毛线,我可以织个披风留在这里”。
“这附近的镇上可没有那么丰富的物产”,孟笃安笑了,她到底还是对小镇生活不了解。
从这里去城里,大概有两个半小时车程。这也就意味着,一来一回加上午饭,一天就没了。
“我在缅甸的时候也这样”,她回忆起当初翻山越岭的行走,“虽说慢了,但我反而觉得时间很充沛,人也容易应对寂寞”。
既然说到了缅甸,就不可能不提及柳条了。
赵一如在缅甸并没有一直和柳条共事,事实上,她这些年真正和柳条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算长。
“但这不妨碍她成为我的第一个偶像,她是我追寻这份事业的启蒙”。
孟笃安在毯子下握住了她依旧冰冷的手。
坦白说,她早已经过了气愤的阶段。她知道这份工作不光鲜、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影响力,她只想在自己喜欢又胜任的范围内做点事情。不希望孟家干预,是因为她不想把这份工作变成形象宣传或生活调剂。
但是孟家想对她做什么,她是干预不了的。
只能说,怪她择了一个极易被孟家干预的职业,而自己又尚未长出羽翼。
她当然也知道,这份伤感在旁人看来可能无足轻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亲近贫苦,还美其名曰“心系人类”,已经实属有病;还要为名号、头衔计较,更是矫情。但凡她有一点真正的“技能”,比如行医、写代码,或者能挣得令人惊艳的收入,比如像唐霜和向珉,她在孟家的日子可能都会好过些。
孟笃安也是从“没有实用技能”的文科生过来的,她说的他都经历过。
“看来你已经熬出头了”,他现在是个成熟的投资人,这项技能不可谓不实用。
但是赵一如明白,改变不是无痛发生的。
“一如,家有家的系统和规则,它可以束缚你,但有时候也会保护你”。
这也是他坚持不以个人力量出手帮她的缘故——一来,她不会接受这样的帮助,二来,直接把她放在家庭的对立面,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帮她。
孟笃安当初也是以陌生人的姿态加入孟家。那时候赵一鸿残疾、孟笃实平庸、孟笃宣不受待见、孟笃宽尚未出现,全家的焦点只有他。青春期的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任何犯错的余地,因为他知道孟家掌握着他最想要的东西。
“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想有个家”。
他想有一个“支撑他即使还剩一口气也要努力活下去,因为他知道还有人在等他”的地方。
但这个曾经养育了他父亲的家,终究不是他长久的停留。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