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哈佛大学驾到(第4页)
三棵树一惊:“啊?李亦儒是国学生,哈佛特招他干嘛?”
枫林晚白他一眼:“打你们这些顽固派的脸呗!”
三棵树:“……”
柳依依缓缓地道:“有的人在谈论26分作文,有的人在谈论破格录取的问题,有的人在谈公正,有的人在谈现实。
我想谈的是,贡献!”
柳依依拿出一张纸,上面是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
“这是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新版教材,关于《后出师表》作者问题,正式更改为:诸葛亮(存疑)。”
直播间内,“哇”地一声,几十年的教材的定义,竟然因李亦儒的论文而更改了。
助理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柳依依,柳依依将封皮对准镜头,上面几个大字:《轴心时代理论》。
柳依依:“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发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作者,李亦儒。”
全场再次一阵惊呼!
人民文学出版社,那可是华国最牛的出版社了,华国千千万万位教授,能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表作品的简直屈指可数。
柳依依:“我们今天在争辩是否应该破格录取李亦儒为学生,我想,不出几年,咱们就应该争辩是否应该破格提升李亦儒为教授了。
才不配位,摇摇欲坠,才不匹位,意冷心灰。
今天作为学生,读不到匹配的高校,明天作为学者,得不到与学问对等的级别。这不仅仅是李亦儒的问题,是所有青年优秀人才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晨华京大80%的留学生,一去不复返,各高校教师出国率逐渐增高。
而我们现在竟然还在讨论该不该打破陈规的问题!
我们在纠结是否打破陈规的时候,人家已经上门准备挖墙脚了。
当我们某天看到华裔学者又增加了一位的时候,我们是该骄傲,还是应该反省?
当我们听到越来越多华裔学者在各个领域独领风骚的时候,我们是该骄傲,还是应该反省?
他们为什么是“华裔学者”,而不是“华人学者”呢?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字之差呢?
是什么导致人才外流这么严重啊,变革,刻不容缓了。
我退出这场争辩,我想说的已经说完了。”
柳依依起身而走,直播间内,一时无声。
马东东叹了口气:“我有一种假设:高考作文被错判低分,自主招生制度不改,李亦儒因此远走他国,并成为高考牺牲品的典型。那时,你们会为你们曾经的固执,感到遗憾么?
当你们觉得你们赢了的时候,其实你们已经输了,当错误的事情冠冕堂皇的得以树立,那这将是我们的悲哀。
李亦儒能因祸得福,有充足的选择余地,但你们呢?如果发生在你们自己的身上呢?发生在你们子女的身上呢?
你是否还有学上?是否会有外国顶级名校来领走你?
也许会,但请首先写出一本这样的书——《轴心时代理论》!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