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五章 欧洲贸易区(下)(第3页)
一两银子就算是一千个钱。
80便士是一两银子,一千钱,折合下来一便士是12文钱。
大顺这边的蓝棉布水平的棉布,价格是一码60文钱,5便士。
英国这边是一码14便士。
算来算去,其实和粮价差别也差不多,三倍粮价、三倍布价。
搞劣质替代和手工工场生产的话,加上运费,150%的利润还是很稳的。
虽不及茶叶的450%,但对大顺的股东来说,只要利润率超过50%就是可以接受的。
一年半到两年的周期,折合每年年息在25%完全可以接受。
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其实现在大顺这边也就赚个“价格革命”的差价。
真要是如休谟、亚当斯密等人设想的那样,各国的人均存银量经过充分贸易而大致平衡的话,大顺还就真不太好冲击欧洲市场,至少说没有“可以让欧洲纺织业彻底崩溃”的信心。
当然,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激增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说在现在技术不进步的现实下,价格革命的存在,使得大顺依旧完全可以在此时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上让欧洲纺织业彻底崩溃。
但前提,是能卖进去。
自由贸易显然不现实,那是童话世界。
现实世界既不存在,也就只有两种手段了。
走私。
或者摧毁其国家暴力机器。
刘钰是暴力开门自由贸易派。
荷兰走私贩子是微操技术流。
两者的手段虽不一样,但目的却是一致的,都在试图解决怎么“卖进去”的问题。
荷兰走私贩子有一点是看的非常清楚的:棉布取代呢绒,是历史大势。
如同金银取代贝壳、青铜取代石头。
把握住这一点的荷兰走私贩子,对这件事也是非常上心的,他们也希望能为自己的走私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商言商,从纯粹的商业利润角度,荷兰走私贩子非常看重棉布走私这套新业务。
因为那个历史大势,是荷兰贩子在比较了印度棉布、松江棉布、金陵布和曼彻斯特混纺棉之后,得出了结论。
此时英国上等的仿驼呢绒,一码才10便士。
而曼彻斯特混纺棉,算是荷兰走私贩子见过的棉布里面最差的,但却依旧最便宜还要15便士。
更离谱的,是英国对本国棉布是有“奢侈品税”的,每码还要加增3便士的奢侈品税。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