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年(第1页)
春华秋实,夏蝉冬雪,年复一年。
三年后,元和二十六年,皇帝迈入六旬,身体大不如前,皇储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春,四月。
又是三年一度的春闱,全国各地的举子纷纷来到金陵城,汇聚一堂。
这日,进城的举子们又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种时候总少不了商贩们的身影,他们有的提着篮子吆喝,有的推着手推车叫卖。
“炊饼,炊饼,卖炊饼咯!”
“卖酥糖,卖酥糖,夫人小姐们甜甜嘴!”
“少爷、老爷,买状元糖吗?吃了我家状元糖,金榜题名不用愁!”
卖状元糖的小商贩推着手推车经过,这个买状元糖的小商贩显然与旁人不同,他打扮十分干净,手推车也比旁人的来得气派。
手推车上系着木板做的幌子,幌子上书‘状元糖’,幌子落款的署名写的是——谢行之,元和二十二年。
听到吆喝声,有学子把商贩叫住:“给我来两斤。”
“好嘞,举人老爷。”商贩高高兴兴地给客人称了两斤糖。
客人接过糖后问商贩:“听说谢中丞便是买了你家的状元糖后考上的状元?”
商贩闻言,得意地笑了笑:“举人老爷,您的消息可真灵通,谢大人当年确实在我这里买过状元糖。您看,这幌子上的字就是谢大人提的,多亏了谢大人的福,小的这些年赚了不少,前年还在城里开了家蜜饯铺,老爷要是有空多来光顾啊。”
商贩十分精明,根本没说谢喻舟是吃了他家的糖才中了状元,但该炫耀的全都已经炫耀过,要是他家状元糖不好,谢喻舟会给他提字吗?显然不可能啊。
商贩又道:“虽然小的不能保证买了我家的状元糖人人都能中状元,但讨个好彩头还是错不了的。”
举子笑道:“你倒是会说话,那再给我来一斤糖吧。”
“好嘞,多谢老爷。”商贩麻溜地称了糖。
正在这时,举子身后排队的马车打开了车门,马车上坐着三个年轻人,三人均是书生打扮,大约二十来岁的年纪。
其中年纪最小的年轻人朝商贩的方向望去,片刻之后,他差点跳下马车开心地说道:“章明兄,文宏兄,你们看!那幌子上真的是行之兄的字!”
被喊到名字的两人立刻把年轻人按住,宋青云道:“光清,你稳重点!都二十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一样!”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