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喜县(第2页)

——

刘关张三人,跟着李孟羲来到了李孟羲所说的开垦的地方。

不是别处,就是文安县城北大路,大路两边,有很宽广的空白地带。

这是李孟羲找到的第一处可开垦为耕地的地方。

刘备讶然,这附近好大一片,哪里是田,分明是路,车来人往的,路都被走瓷实了,怎么可能种出来粮食。

“县丞往东十里,有河滩,河滩多淤泥,淤泥肥沃。

若把从河滩处担来,铺在此方圆之地,某算过,大致二十担,可铺就方圆两尺,厚两寸之土。

大致土有一掌之深,便足可耕种。

我军人力充足,民夫万余人,哪怕每日,只铺田一亩,百日,便是百亩田,或可经营。”

李孟羲的思路,总是这么奇怪。

刘备三人怎么也没想到,地还能这么种,还能从十几里挑土挑过来铺成田之后再种。

刘备三人没见识过,李孟羲见过实例。

刘备没见过红旗渠,没见过大寨,自然,不知劳动人民的伟力,有多强大。

于是,在李孟羲的提议之下,安喜县近郊,一切无主并且有可能开发成耕地的地方,零零散散,统计出的,加起来粗略估计,可开垦的耕地有五万多亩,数量喜人。

五万多亩,是个什么概念呢,义军平均,每人可有耕地五亩。

汉代的亩比后世的小,大概为后世的四分之一。

折算下来,大致,每人一亩地。

一亩地,一年收到粮食,汉代的麦子产量是两百多斤。

按一个人,一天得吃两斤粮食的量来算,这些耕地,如果全部开垦出来,能解决义军万余人三分之一的口粮问题。

而开垦这些耕地,少说得一年。

一年之后,义军三分之一的口粮可以自足了。

然后,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县呢,地域开阔,各种比较难开垦的地方,百姓不是不想和不能开垦,收成低,灾荒不断,再加赋税严重,整日辛劳,还不一定能吃饱肚子,开荒,非一年之功,性价比太低,而风险大。

百姓没有本钱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赌。

唯有,义军有很多闲人,又不在乎风险,才有精力大规模开荒。

——

讨伐黄巾一年以后,公元,185年,安喜县。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都市仙门狂婿  七零福妻火辣辣  离婚后,陆少每天求复合  融爷的仙妻光芒万丈  满级大佬穿成孝庄[清穿]  重生成小狼狗的世子妃  我的妹妹不坦诚  宫少,夫人又上热搜了  名门代嫁:薄先生,离婚吧!  付少的戏精女佣  替身太爱我了怎么办  傲娇帝少:太撩人  辣手医妃:王爷轻点宠  全能大佬在校园当团宠  反派大佬,三岁团宠要撒娇  腹黑总裁花式追妻  替嫁娇妻:封少宠妻成瘾  第一口甜  恃宠而婚:陆少的千亿盛宠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