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玄 第229节(第2页)
重重压力下,宗人神经紧绷,仿佛拉到极致的弦,随时随地可能断裂。若不然,遇到四大诸侯齐聚,在入城安排上为难,也不至于想撞晕过去一了百了。
入城问题解决,紧接着就是人员安顿。
郅玄四人受邀入宫,麾下需尽快扎营。过程中,问题接踵而来,让宗人头皮发麻,应接不暇。
首先是营盘位置。
四大诸侯所部数量庞大,四国甲士卒伍加起来超过万人,还有卿大夫及其家臣护卫,要容纳这四支队伍,营地规模绝不能小。
宗人再三考虑,打算参考王宫旨意,将四国队伍分散四角,尽可能圈出更大面积,以免引起郅玄四人不满。
可问题又来了。
四座营地足够大,其余诸侯的营盘被迫压缩。这些人清楚缘由,不敢找郅玄四人说理,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索性联袂找上宗人,又给后者一顿狂喷。
宗人欲哭无泪。
看着扬长而去的战车,很想撂挑子不干,爱谁谁干,老子不管了!
怎奈家族以此为立身根本,代代从事相同置业。他撒手不管,儿子侄子就要顶上,到头来还是一家受气。
憋屈啊!
宗人一边抹着眼泪,还要一边解决问题。
地盘面积有限,再大也不能圈出氏族坊,否则会引发城民不满。宗人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办法,短短时间内,头发一把接一把掉,愁容刻在脸上,走路一摇三晃,重压之下疲惫不堪,随时可能倒下。
正为难时,突遇柳暗花明,天降喜讯。
西原侯婉拒宫内邀请,没有入住王宫,准备随军队驻扎。
继他之后,赵颢、北安侯和东梁侯也做出相同决定,前后脚离开王宫,前往扎营地点。
早在入城之前,郅玄和赵颢商定,在中都城期间同进同退。
北安侯自然要和儿子同一立场,不能给儿子拆台。
东梁侯审时度势,决定跟上郅玄步伐。
没有提前通气,梁霸猜不透郅玄目的,唯一知道的是三大诸侯联合,百分百不可能吃亏。既然如此还犹豫什么,立即跟上,保持步调一致。
四大诸侯来去如风,走得异常潇洒。留在宫内的诸侯傻眼,尚未入宫的诸侯愕然。
一边是王宫旨意,一边是实力最强的四人,他们该如何选择?
是奉旨行动还是以强者为尊?
认真考量之后,国君们不约而同选择后者,纷纷向太子淮请辞。有的还装一装样子,好歹找些借口;有些连借口都不找,直言随四大诸侯出宫,准备往营地安顿。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