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175节(第3页)
齐援朝摸着仍有余悸的小心脏:“那玩意儿可老贵了吧?”
林逸秋笑着安抚人心:“不怕,咱有熟人好办事。”
没错,他确实有熟人,还是很熟的……亲人!
一行人很快就坐出租车来到了流花路。
70年代初,由于前来参加广交会的来宾越来越多,于是广交会扩建了新的展馆。广交会流花路展馆1974年3月建成,并于当年春交会开幕时启用,周围所有建筑应运而生,共同组成一整套齐全的设施。
从机场到流花路,一路上林逸秋都在心里默默感慨:“总算是有点21世纪的影子了。”他对此行报了极大的期待。
此时的流花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小汽车公交车随处可见,很多地方甚至比京城还要繁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是这是生活的富足给予他们的安逸,刘小昌几人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等下了车,齐援朝感叹道:“好家伙,这就是广市,这楼咋能修那么高啊。”
“咱们一会儿就住那里。”林逸秋指着一栋六层楼的白色建筑,道:“不过我得先先去拜访一个人才行。”
--------------------
作者有话要说:
我把自己想的先写,然后把你们点的餐一点点上
☆都来自百度百科
第197章 广交会(二)
林逸秋说的熟人自然是当年来林家寻亲的大伯陈国邦一家人。
当年听了林逸秋一席话,加上他十块钱的资助,一家三口才勉强能够来到广市,然后从面摊开始,一点一点开到了面馆,80年的时候开了一家小饭馆,短短六年的功夫做到了广市数一数二的酒店。
面前这栋广市流花大酒店,就是这位大伯的产业。
林逸秋对着酒店玻璃门整饬了一下着装,让陈枫跟齐援朝刘小昌在门口等着,自己跟刘季年先一步来到了前台。
整个酒店是很标准的上个世纪风格,入口是旋转门,大厅里是一整套牛皮黄色的沙发,脚下踩得是黑色的大理石,墙上是瓷砖拼接的松鹤延年图,标准的中西结合装修。
就这土洋土洋的酒店已经是广市流花路的标杆了。
今天并非周末,酒店内非常安静,前台两个前台正无聊地凑在一起聊天。
林逸秋上前礼貌地问道:“您好,我想问一下陈国邦先生在不在?”
两个前台一听这话,瓜子也不嗑了,齐齐看向林逸秋,见他虽然相貌非凡,但穿着确实朴素,甚至有些土气,一点也不像广市市区那些年轻靓丽的小年轻。
年纪略大一些的前台问道:“我们酒店是需要预约的,请问您有预约吗?”
预约?这时候国内已经搞这一套了吗?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