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44节(第2页)
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儿云彩,璀璨的阳光照射着这座古老的城市。
曾几何时,这里屡遭兵火,丧乱不休。
蔡贼孙儒据扬州时,甚至当街叫卖人肉。
蔡贼平灭后,扬州迈着艰难的步履,重走了一遍发展的里程。
江水潮涨潮消,三十年过后,扬州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放大到整个历史长河,华夏大地沧海桑田,天地逆旅,百代过客。一切尘埃落定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依然如此坚韧。
我也只是一代过客。
邵树德心中感慨,但会尽量留下自己的印记。
第062章 淮南行之三
邵树德在淮南待到了芳菲凋谢的时候。
扬州有肥沃的农田,有繁盛的贸易,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本身又是全国第二优良的海港。
当然,如果只从自然禀赋来说,当然算不得数一数二。但此时的扬州、广州,其实都是内河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前者依靠长江沟通外海,后者依靠珠江。
其实都无所谓了。
海船的吃水还没那么深,内河港口只要水深足够,一样可以停泊大船。
他对扬州的恢复比较满意,甚至可以说欣赏,这是实话。
这也是他想象中的繁华扬州,虽然离巅峰还差着一段距离。但历史车轮还在前进,扬州还在发展。
自中晚唐以来爆发的商业大潮是不可阻挡的。即便他不插手,历史上商业依然会在两宋时期臻于极盛。
那是商人的黄金年代,是贸易的黄金年代,也是古典时代商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浓墨重彩一笔的年代。
作为一个穿越者,邵树德清楚一个事实:正如世间万物有共性,同时也有个性一样,所谓的“古代”各个时期,有共性的同时,个性同样很强。
他面对这样一个特性突出的晚唐,有烦恼,也有喜悦。
人生没法重来,他已经做出了选择。正如赌博时买定离手一样,筹码押下了,现在就等开宝。
离开扬州之前,邵树德在附近几个县走了走,看了看。
此时的扬州地貌,与后世迥然相异。
很多陆地还是沙洲、岛屿,很多地方还是淤泥沼泽,很多后世的县乡尚未出现在地图上。
邵树德其实早就知道这个事。但他依然徒劳地去寻找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发泄,一种愤怒,一种年老后产生的复杂心绪。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