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54节(第2页)
李善冷笑着转回身,“孤还真不敢受代国公节制呢!”
“否则只能窜回长安,龟缩家中,战战兢兢,不然说不准背后一支冷箭,就要命丧沙场!”
众将间颇有些骚动,大家都没想到,李怀仁这次是公然撕破脸了……这是要与代国公势不两立啊。
人群外刚刚赶到的李乾佑瞄了几眼,悄然退远了,心情复杂的没话说,仁智宫谋逆案后,自己这个齐王府属官是得李善在陛下面前说清才没有被卷进去。
此次又是李善说清才得以起复长安令,战后说不定还能分润些战功……李乾佑想的与李楷一样,实在没有立场站出来说和。
再往后,李善毫不客气的接管大军,而且是将隶属于延州道的六千余骑兵一并接管。
理由都是现成的,银州刺史胡演信誓旦旦,陛下亲口所言,延州来援骑兵均受魏嗣王节制……至于当时赶到长安的只有四百骑,那就没必要说清楚了。
搞笑的地方就在这儿了,李靖希望玩一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夺军立功……结果失败后,仅有的麾下兵力反而被李善再次夺走,自己再次成了光杆司令。
李善先遣苏定方率骑兵渡河,节制北岸兵力,以尉迟恭、李孟尝遥制突厥兵力,然后遣派张士贵携段志玄、马三宝、侯洪涛率三千骑兵南下,在泾河南侧布防,截杀可能从淳化附近渡过泾河的突厥兵力。
随后李善再命信使传令,召窦轨率步卒北上,并从附近的彬县、永寿两地召集青壮府兵,在新平县以南,泾河南岸布防。
简而言之,布下口袋,将突厥围死。
午后,突厥开始沿着泾河向西逃窜,先是被尉迟恭截杀,随后在新平县北被苏定方率骑兵破阵。
小股的突厥已经开始四处逃窜,但始终不能逃脱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的唐军的追杀。
至黄昏时分,唐军汇集近两万骑兵与三万步卒,将万余突厥骑兵困在了新平县东侧,泾河北岸的狭长地带中。
而这时候,李渊也终于坐不住了,驱马抵达了泾阳。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选
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虽然不能说是被软禁,虽然被尊为上皇,但实际上很少走动,在贞观三年迁居太安宫之后几乎不出宫。
而太安宫原名弘义宫,正是武德四年李建成、李世民开始了正式夺嫡后,李渊为李世民修建的宫殿……名义上是让二郎修养,实际上是将李世民赶出了太极宫。
可以想象李渊晚年的心情……但即使如此,在贞观四年,五路大军合围覆灭dtz,生擒颉利可汗献俘太庙,李渊难得的出了太安宫,在太极宫的凌烟阁召集重臣、皇子、公主,亲拨琵琶以贺。
这一世,虽然数年间魏嗣王李怀仁屡败突厥,但这一次却是有可能生擒一位突厥大汗……这让李渊终于坐不住了。
前隋文帝时期还好,但从隋炀帝时期开始,启民可汗之后,始毕可汗雄才大略,兵围雁门吓得杨广都嚎啕大哭了,后面的处罗可汗、颉利可汗无不是耀武扬威,如果此战能生擒都布可汗,那将是百年来的第一遭。
但李渊在柴绍、平阳公主的护佑下驱马赶至泾阳的时候,李世民正在那儿焦头烂额……实在头痛啊。
李渊刚开始还没有发现,在听一旁的凌敬讲述战局后笑得脸上皱纹都能夹死蚊子了……突厥不擅夜战,渡口都被堵得死死的,怀仁在南岸还布置了兵力,就算都布可汗插上翅膀也飞不走!
但很快李渊就察觉到了儿子脸上的愁容,“二郎?”
李世民瞥了眼平阳公主,小声说:“父亲……三姐,只困住了突厥,薛延陀兵力都已经遁逃,应该是从陇右道北返草原了。”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