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321节(第3页)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北方的恢复速度,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快
直到光烈十三年,北方各省钱粮都可以自给,在无需供养京师的情况下,甚至有不少盈余。
在人口上,随着流民的编户,五年间,全国在册人口有了一个爆发趋势,从四五千万,迅速朝着六七千万飙升。
按照朱由榔从各个统计数据中的估计,此时大明治下的百姓,总数应该在七千万以上,八千万以下。
当然,由于人口普查技术的落后,这些人口不可能全部统计出来,大概八分之一左右的户口很难统计得到。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起码比起以前几次的户籍清查,进步了很多。
北方各省,包括辽宁,不含安北都督府,大约有三百六十万户,一千八百万口,只有南方的三分之一。
但比起战争刚刚结束,河南、陕西等地赤地千里的情况而言,朱由榔已经很满足了。
这些为以后的北方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想对西域用兵,从江南运粮的话,到甘肃、漠西、漠北等地,损耗率恐怕不会低于八成,所谓“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就是这个道理。
尤其是西北,还没有漕运可用,必须得马骡牲畜慢慢运上去。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得先把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经营起来
再说,要是这些地方都是赤地千里,就算把西域打下来,也不可能守住。
这次旱灾,虽然也引起了朝野议论,但大家并未太多担忧
说起来,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小冰河期的威力并不会因为朱由榔是个什么圣主明君就有所偏袒。
和崇祯年间一样,这些年各地自然灾害同样不绝
前年就有江西洪涝,后又山东蝗灾,今年又是两地旱灾
只不过摊上一个管事的朝廷,管事的天子,虽然同样是灾害,但情况总归不会太恶劣。
朝廷一直将维持各地农业生产恢复,看做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什么新政都得让路。
挣银子有什么用?能吃吗?
好在度田以后,再加上向北方的大量移民,大明国内的土地矛盾大大缓解,至少在二三十年内,都不至于到达明中期那种兼并程度。
更重要的是官绅一体纳粮,朝廷可支配的粮食大大增加
对于救灾也就更加游刃有余
-------------------------------------
一秒记住新域名www.privatemailbag.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